106.06.23 嗶嗶!澳洲媽媽幫小孩帶錯午餐收到警告單?

106.06.23

嗶嗶!澳洲媽媽幫小孩帶錯午餐收到警告單?

˙文章出處:  食力Foodnext
˙時    間 :  2017.03.13
˙作    者 :  蘇楓雅
˙圖片來源:  食力Foodnext

  
  帶午餐盒上學也許是某些國家早已遺忘的文化,在澳洲卻是主流,因為營養午餐非常罕見。2017年2月初,南澳省某幼稚園發出的午餐「警告單」在網路爆傳,躍上世界頭條,掀起家長與學校間的軒然大波。到底孩子的飲食該由誰來作主把關?
一塊巧克力蛋糕招來丟臉的警告單
  南澳的ㄧ名母親因為把一小塊巧克力蛋糕放進3歲女兒的午餐盒,而收到幼稚園發出的「警告單」。單子的苦瓜臉圖案下面寫著:「今天您的孩子帶了屬於『紅燈食物』的巧克力蛋糕,請選擇並攜帶更健康的食物到幼稚園來。」這則新聞瞬間引起媽媽社群齊吐苦水,抱怨很多孩子因為午餐不符合校方的營養標準,不得已只好原封不動帶回家,最後餓肚子一整天。
幾星期後,南澳的另一名母親也在女兒的午餐盒裡接獲一張「警告單」,原因是她讓孩子把「零食(sometimes foods)」帶到幼稚園去。警告單上寫著:「噢歐!!抱歉,蛋糕是零食。今天您孩子的午餐盒裡有『零食』,不符校方的『健康飲食規範』!我們已為您的孩子另外提供了更健康的食物(微笑符號)。若您需要飲食選項的建議,歡迎聯絡教職人員。」這名母親憤怒地表示,教師的告知方式頗高傲,況且午餐並非只有一塊蛋糕。園方則反駁道,由於2017年發現高糖食物嚴重影響學生行為,經家長們協助後共同制訂了「健康飲食規範」,而「警告單」使用的語言與學生的飲食教育課程實屬一致。對此,教育部的回應是,教育機構須依法參照「健康飲食方針(Healthy Food and Drink Policy)」自立並實施適當校規,家長的參與是關鍵,把警告單放入午餐盒「並非標準做法」,教職員應檢視相關通知與宣導辦法。
什麼是午餐盒「紅綠燈」管制?
  澳洲學校鼓勵家長為子女篩選營養健康的食物當午餐,以防範、減少蔓延全球的「兒童過胖症」。一般最普遍使用的就是「紅綠燈」系統,將食物與飲品依營養含量分類:綠燈是「每日食用」的高營養、高纖、低熱量食物,如全麥吐司、新鮮蔬果、雞蛋;黃燈是「小心挑選」的加工食品,如披薩、馬芬蛋糕、餅乾;紅燈是「偶爾零食」,如甜甜圈、糖果、冰淇淋、飲料,屬校園禁帶品。一份營養滿分的午餐應含有必要的食物類—蔬菜、水果、麵包、榖片、乳製品、蛋白質,不含任何加工食品及工廠包裝的食物。所以,校園除了有「紅綠燈」午餐盒的督導外,還會加強宣導孩子攜帶「無包裝食物(nude food)」。
用「綠燈食物」提升健康活力
  已有研究指出,吃對食物可改善學童的行為:從綠色蔬菜及乳製品攝取鐵與鋅,可減輕過動兒的症狀;食用雞蛋及鮪魚,增加Omega3的攝取,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行為;減少食用高糖食品,可避免或減少兒童「食糖後興奮感(sugar high)」及過動行為。
  想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觀念,需多方配合才能產生效果。2017年2月中旬,澳洲53所機構的上百名專家與省政府、聯邦政府協力,預定擬制政策拯救全國的過胖危機,其中包括在校園及運動場所禁止垃圾食物,以及在黃金時段禁播零食、速食的電視廣告。目前全澳27%的孩童屬過胖,若不改善,這群孩子極可能會變成肥胖的大人,加重醫療與社會負擔,延伸為納稅人的痛。
  2007年,雪梨曾發生一起學生因花生過敏致死的意外,從此澳洲各省的幼小中高校致力打造「無堅果(nut-free)」環境,禁止學生帶花生、堅果及交換點心或午餐;隨著「過敏世代(Allergy Generation)」的過敏原變複雜、過敏性急救增多,有的學校甚至禁帶奇異果、香蕉、雞蛋、美乃滋。或許有很多家長會認為,把什麼放進午餐盒純屬個人自由,可是當我們選擇的食物會危及孩子的健康、甚至生命時,有沒有可能擔起社會責任?如同搭乘國際航空,為了所有乘客的舒適、健康與安全,誰也不能攜帶煙火或偷渡肉鬆。邏輯很簡單:帶錯食物入境校園,就等於埋了一個具有破壞力的潛在危險。
  編按:澳洲的新威爾斯州則於2017年2月28日公告,州內針對學校餐廳餐食將由紅綠燈系統調整為五星評分制,預計3年內實施完成。澳洲各省只要符合國家公布的「健康飲食規範」,皆可執行自己的「營養午餐盒平分校規/機制」,而使用紅綠燈系統則較常見。新威爾斯州將上路的五星評分制,也暫時不會影響到其他州的執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